第七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十一章
進入浙江後繼續向南而行,臨近天臺,山巒漸多。衛衡單人匹馬行在最前,遙望遠處的赤城山,巖土盡是彤紅,果然不負赤城之名。四人沿途問訊,甚少有人知曉山中是否曾有海瓊子的蹤跡,直至問到山腳下,才有人說是在上月曾見一位衣衫破舊的老者持竹杖信步於玉京洞外的林中。
衛衡本已沮喪,聽得此言,大感振奮,道:"說不準這老者就是海瓊子。連公子,你若是不方便,我就先行一步了!"
說罷,也不等連珺初回答,揚鞭策馬,朝著玉京洞趕去。豈料這山道開始時還算平坦,翻過一座山嶺,眼前松柏聳峙,峽谷幽深,他依照先前問到的指示行了一程,竟越走越尋不到方向。等到穿過這一片松林,眼前卻又是一道深塹,四周寂靜無聲,唯有松濤起落。
座下馬匹臨此絕境,不由焦躁不安,發出陣陣嘶鳴。衛衡環顧左右,見除了眼前這深塹之外別無前路,只得夾緊馬腹,策馬直沖過去。駿馬長鳴一聲,高高騰起,落地時堪堪踏著對面泥地,險些摔倒。
卻在此時,前方幽林中傳來一陣清脆幽遠的鈴聲。衛衡勉強定住馬身,擡頭只見自那茫茫林海之中步出一個手持三清鈴的女道來,她年約四十開外,臉型圓潤,眉目雅致,著一身深藍道袍,高挽起發髻,上飾墨玉仙鶴簪。
衛衡一見此人,心中一喜,下馬行禮道:"這位道長可是羅浮山神霄宮的高徒?"
女道神態嫻靜,只是淡淡還禮道:"此處是清修之地,還請公子離去。"說罷,她後退一步,不再做任何回答。
衛衡見狀,不由皺眉道:"在下衛衡,是從廬州趕來,因聽聞神霄宮海瓊子上人曾到過天臺,才專門進山尋找。而且此行只為救人,並沒有其他目的。"
他雖是這樣說,但那女道卻還是肅立不語。衛衡見她似乎不願回話,不由著急道:"久聞海瓊子乃得道高人,為何卻不願加以援手?"
女道斂容道:"家師早已不在此處,就連我也不知他老人家的下落,又怎能告知公子?"
衛衡一怔,隨即道:"道長此話是否屬於推托之詞?"
女道原本一直溫和的臉容忽地一沈,竟叱道:"你既心存懷疑,就不要再來問我!"語畢,竟頭也不回地快步朝著林中而去。衛衡情急之下縱身越過她頭頂,橫臂攔在她身前,女道手握三清鈴,眼中寒意凜然,"公子莫非要在此動武?"
衛衡才欲開口,正望見自那來時路上有人急速而來,白影閃動間,連珺初已越過深塹,落在兩人身後。
女道聽聞身後又有人來,沒有回頭,只冷冷道:"我看你們並非真來求醫,而是別有所圖吧?"
衛衡心有不滿,道:"我們又不曾做什麽,何必這樣妄加揣度?"
女道不加理會,顧自朝前快步走去,衛衡才欲追上,連珺初向他示意留下,自己先行一步,緊追入松林中。
衛衡懷著疑惑之情在外等候片刻,連珺初折返回來,女道卻不見蹤影。
"你就這樣讓她走了?"衛衡錯愕道。
連珺初向松林的方向望了一眼,道:"你且再等一會兒,她是回去收拾行裝了。"
"收拾行裝?!"衛衡先是一怔,轉而驚喜道,"你的意思是說,她願意幫我們去找海瓊子?"
連珺初道:"她到赤城山時,海瓊子已經離開,因此她便留了下來,想再等上一段時間,看看師尊是否還會回到此處。我已向她說了來由,她說可以去一次廬州。"
衛衡見他說來簡單,不禁問道:"你與她以前就認識?"
連珺初淡然道:"我入江湖不過三年,又怎會認識她?"
"那她怎麽會願意……"衛衡百思不得其解,這時聽得腳步聲響,那女道已佩劍而來,見了連珺初,微一頷首。
衛衡見她已來,不便當面詢問,三人下到山腳,應龍與重明等在路口。衛衡道:"連公子,是不是也跟我一起回廬州?"
連珺初沈默了一下,道:"恐怕我必須先回一次七星島。"
這段時間以來,衛衡一直猜測連珺初的去留,此時聽他說了這話,心裏也不知是何感覺,既有些釋然,又有些遺憾。但他想到連珺秋尚未安葬,連珺初作為獨子,於情於理確實不能將此事置之腦後。再看連珺初的神情,也頗有些黯然之態,衛衡道:"我明白,既然這樣,那我就護送這位神霄宮弟子返程。"
誰料那女道一擡手,道:"男女有別,不必同行,我知道印溪小築的位置,自會前去。"
連珺初微微笑了笑,道:"那也好,林道長既已答應,定不會食言。衛莊主不需擔心。"
"若不是家師與令尊大人有故交,我也不願參與此事。"女道說畢,向二人行了一禮,獨自朝前路而去。
衛衡見她走遠,才喟嘆道:"我想為何她會忽然改變態度,原來海瓊子竟與你父親有交情,真是令人意外。"
連珺初移開視線,並沒有接上這個話題,只道:"她就是海瓊子座下唯一的女弟子,林碧芝。"
衛衡點點頭,一邊收拾馬鞍,一邊想著什麽,見重明打理馬車,似是要連珺初即刻啟程的樣子,不由道:"安葬令姐之後,你還會不會再來?"
連珺初本已走向馬車,此時略微停了一下,道:"這個問題,是你自己想要問的嗎?"
衛衡不防備他會這樣發問,一時無語,片刻後忽而一笑:"為什麽這樣問我?"
連珺初側過身子,看了看他,又沈吟片刻,才道:"你回到廬州後,能否不要多說關於我的事情?"
"為何?"衛衡有些意外。
連珺初望著地面,道:"你應該知道他們對我的態度,我不想多惹是非。"
衛衡怔了怔,揚眉道:"你是不願意岳如箏在你與師門之間矛盾徘徊吧?"
連珺初無言地搖了搖頭,轉身走向馬車。
在即將離開天臺的時候,連珺初獨自下了馬車,站在莽莽群山之間,遙望西北方向。
那個方向雲霧縈繞,微微露出青黛山峰,此時初陽剛起,純白色的霧霭間流轉著淡淡金芒,一切宛如仙境。瓊臺峰,是這附近最為幽靜肅穆的地方,也是他九歲那年被人囚禁之處。猶記得那種徹骨的疼痛,以及母親驚慌失措又拼死抗爭的神情。山道崎嶇,落花紛紛,鮮血滴落,母親以巨大的忍耐力抵住了病痛的襲擊,背著他一路奔逃,直至力竭……
那夜月華如銀,遍灑大地,耗盡心神的母親躺在幽深的潭邊,伸出手來抱著亦已奄奄一息的他。他無法伸手,只能掙紮著伏在母親懷裏,聽到她以隱忍又柔和的聲音道:"小初,要活下去啊……無論怎樣,要好好活下去……"
這是素來沈默的母親在這世上留給他的最後話語。
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他都無法接受事實,無法接受一直陪伴於身邊的母親最終化為一抔黃土。這是他生命中第一次直面死亡,直面至親的死亡。母親活著的時候被逐出唐門,並不曾被連海潮明媒正娶進家門,甚至在死後都無法好好安葬。她如一株孤弱而堅韌的白蘭,靜靜綻放,悄悄雕零,除了有一個兒子之外,似乎什麽痕跡都沒有留下。
瓊臺靈溪,是她長眠的地方。
連珺初只是聽連海潮提及過一句,他甚至不知道每年清明忌日,有沒有人會去祭拜母親。那麽多年了,即便是他自己,都不曾再次踏足這片留下過淋漓鮮血的土地。
而今機緣巧合來到故地,從來都回避這段創傷的他,遠眺著那雲霧背後的山嶺,再也不能就此離去。
他沒有要求應龍與重明也跟隨而去,而是獨自踏上了通往瓊臺的山道,道路並不好走,當年他和母親是被捆綁在馬車內帶到了山裏。如今一路尋覓,幽壑深林間人煙稀少,連珺初只能憑借著當年連海潮說過的話語朝瓊臺靈溪行去。
據說那裏山水環繞,每當夜晚則月光皎潔,籠罩四野,可稱是絕佳之地。可對於母親來說,再美的景致,又怎能消除漫漫孤單?
他在這清冷之境跋涉許久,找到那座墳墓時已經耗費了一個多時辰。
古木參天,常綠喬葉掩映之下,從很遠的地方就可望到潔白玉石砌成的墓穴。果然如連海潮所說的那樣,前有靈溪潺潺,後有蒼山郁郁,但這精致的墳墓前,卻只有一塊無字的墓碑。
她既不是唐門的人,也不是連家的人,如此尷尬的身份,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入殮安葬於此。
連珺初望著這一片空白的墓碑,忽然很想問一問母親,窮其一生,到底求的是什麽,又可曾真正幸福快樂過?
短短一輩子,背負了那麽多的痛苦,最後拼力救回他的一條命,卻留下他獨自茍活於世。他一直記得那句"要好好活下去"的話,於是他忍受著日日夜夜的煎熬走到現在,可是當他再次面對母親,面對這蒼涼的空白時,只覺悲從中來,好似這十多年來的寂寞與苦痛,盡數撲面湧來,叫他無法抵禦。
遠處不知何方飄來嗚咽簫聲,和著清風時斷時續。他累極,倚坐在母親的墓碑旁,什麽都不想管,只是望著霧霭雲煙,恍如一夢。
腦海中卻不可抑制地浮現出種種經歷,從幼時遙望高高飛起的紙鳶,到那個女人不顧他的哀求而飛快揮下雙刀,再後來,便是長長山路,踽踽獨行,背著竹簍來回於寂靜月下……無法遺忘的痛,終究成了既成的事實,可是還有許多東西,也無法遺忘。
比如,岳如箏。
--你是這世上唯一的小唐,再不會有第二個了。
連珺初一直記得這句話,三年前她離去後的很多個夜晚,他都會躺在床上,怔怔地望著黑沈沈的窗外。心頭縈繞著的,便是她開玩笑似的的話語。
長長的山路上,有他,也曾有她。寂靜的小院裏,她會倚著他,迷迷糊糊地睡去。開心時,她會抱住他笑,眼睛一閃一閃,就像天上的星。生氣時,她會獨自趴在一邊,執拗地落淚。細數過去,與她在一起的時間那麽少,卻又那麽刻骨。戳向他臉頰的筆桿,撕成兩半的信紙,塞到唇邊的糕點,並肩靜望的樹影……那些印跡似乎是被遺漏的沙礫,一點點一滴滴,被歲月的浪潮卷走,卻在這一刻又侵上心頭。
忘不了,即便是刻意去憎恨,去回避,千方百計告訴自己,她不過是你生命裏的一個過客。終究只是自欺欺人。
無論是她糯糯地叫他小唐,還是生硬地喊他連珺初,她的一顰一笑,她的一言一行,有哪個時刻不是深深的烙印?
母親在臨終前的希望只是讓他好好活下去,或許,這一句最為簡單的話,需要他用盡全力去踐行。
--這些年來,過得快樂嗎?
明明知道答案,不知為什麽,卻在此時想問問自己,也想問問那個她。
離開瓊臺的時候,簫聲漸漸消失。他沒有多想為何在此絕境會有旁人逗留,只是回望墓碑,許下了一個心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進入浙江後繼續向南而行,臨近天臺,山巒漸多。衛衡單人匹馬行在最前,遙望遠處的赤城山,巖土盡是彤紅,果然不負赤城之名。四人沿途問訊,甚少有人知曉山中是否曾有海瓊子的蹤跡,直至問到山腳下,才有人說是在上月曾見一位衣衫破舊的老者持竹杖信步於玉京洞外的林中。
衛衡本已沮喪,聽得此言,大感振奮,道:"說不準這老者就是海瓊子。連公子,你若是不方便,我就先行一步了!"
說罷,也不等連珺初回答,揚鞭策馬,朝著玉京洞趕去。豈料這山道開始時還算平坦,翻過一座山嶺,眼前松柏聳峙,峽谷幽深,他依照先前問到的指示行了一程,竟越走越尋不到方向。等到穿過這一片松林,眼前卻又是一道深塹,四周寂靜無聲,唯有松濤起落。
座下馬匹臨此絕境,不由焦躁不安,發出陣陣嘶鳴。衛衡環顧左右,見除了眼前這深塹之外別無前路,只得夾緊馬腹,策馬直沖過去。駿馬長鳴一聲,高高騰起,落地時堪堪踏著對面泥地,險些摔倒。
卻在此時,前方幽林中傳來一陣清脆幽遠的鈴聲。衛衡勉強定住馬身,擡頭只見自那茫茫林海之中步出一個手持三清鈴的女道來,她年約四十開外,臉型圓潤,眉目雅致,著一身深藍道袍,高挽起發髻,上飾墨玉仙鶴簪。
衛衡一見此人,心中一喜,下馬行禮道:"這位道長可是羅浮山神霄宮的高徒?"
女道神態嫻靜,只是淡淡還禮道:"此處是清修之地,還請公子離去。"說罷,她後退一步,不再做任何回答。
衛衡見狀,不由皺眉道:"在下衛衡,是從廬州趕來,因聽聞神霄宮海瓊子上人曾到過天臺,才專門進山尋找。而且此行只為救人,並沒有其他目的。"
他雖是這樣說,但那女道卻還是肅立不語。衛衡見她似乎不願回話,不由著急道:"久聞海瓊子乃得道高人,為何卻不願加以援手?"
女道斂容道:"家師早已不在此處,就連我也不知他老人家的下落,又怎能告知公子?"
衛衡一怔,隨即道:"道長此話是否屬於推托之詞?"
女道原本一直溫和的臉容忽地一沈,竟叱道:"你既心存懷疑,就不要再來問我!"語畢,竟頭也不回地快步朝著林中而去。衛衡情急之下縱身越過她頭頂,橫臂攔在她身前,女道手握三清鈴,眼中寒意凜然,"公子莫非要在此動武?"
衛衡才欲開口,正望見自那來時路上有人急速而來,白影閃動間,連珺初已越過深塹,落在兩人身後。
女道聽聞身後又有人來,沒有回頭,只冷冷道:"我看你們並非真來求醫,而是別有所圖吧?"
衛衡心有不滿,道:"我們又不曾做什麽,何必這樣妄加揣度?"
女道不加理會,顧自朝前快步走去,衛衡才欲追上,連珺初向他示意留下,自己先行一步,緊追入松林中。
衛衡懷著疑惑之情在外等候片刻,連珺初折返回來,女道卻不見蹤影。
"你就這樣讓她走了?"衛衡錯愕道。
連珺初向松林的方向望了一眼,道:"你且再等一會兒,她是回去收拾行裝了。"
"收拾行裝?!"衛衡先是一怔,轉而驚喜道,"你的意思是說,她願意幫我們去找海瓊子?"
連珺初道:"她到赤城山時,海瓊子已經離開,因此她便留了下來,想再等上一段時間,看看師尊是否還會回到此處。我已向她說了來由,她說可以去一次廬州。"
衛衡見他說來簡單,不禁問道:"你與她以前就認識?"
連珺初淡然道:"我入江湖不過三年,又怎會認識她?"
"那她怎麽會願意……"衛衡百思不得其解,這時聽得腳步聲響,那女道已佩劍而來,見了連珺初,微一頷首。
衛衡見她已來,不便當面詢問,三人下到山腳,應龍與重明等在路口。衛衡道:"連公子,是不是也跟我一起回廬州?"
連珺初沈默了一下,道:"恐怕我必須先回一次七星島。"
這段時間以來,衛衡一直猜測連珺初的去留,此時聽他說了這話,心裏也不知是何感覺,既有些釋然,又有些遺憾。但他想到連珺秋尚未安葬,連珺初作為獨子,於情於理確實不能將此事置之腦後。再看連珺初的神情,也頗有些黯然之態,衛衡道:"我明白,既然這樣,那我就護送這位神霄宮弟子返程。"
誰料那女道一擡手,道:"男女有別,不必同行,我知道印溪小築的位置,自會前去。"
連珺初微微笑了笑,道:"那也好,林道長既已答應,定不會食言。衛莊主不需擔心。"
"若不是家師與令尊大人有故交,我也不願參與此事。"女道說畢,向二人行了一禮,獨自朝前路而去。
衛衡見她走遠,才喟嘆道:"我想為何她會忽然改變態度,原來海瓊子竟與你父親有交情,真是令人意外。"
連珺初移開視線,並沒有接上這個話題,只道:"她就是海瓊子座下唯一的女弟子,林碧芝。"
衛衡點點頭,一邊收拾馬鞍,一邊想著什麽,見重明打理馬車,似是要連珺初即刻啟程的樣子,不由道:"安葬令姐之後,你還會不會再來?"
連珺初本已走向馬車,此時略微停了一下,道:"這個問題,是你自己想要問的嗎?"
衛衡不防備他會這樣發問,一時無語,片刻後忽而一笑:"為什麽這樣問我?"
連珺初側過身子,看了看他,又沈吟片刻,才道:"你回到廬州後,能否不要多說關於我的事情?"
"為何?"衛衡有些意外。
連珺初望著地面,道:"你應該知道他們對我的態度,我不想多惹是非。"
衛衡怔了怔,揚眉道:"你是不願意岳如箏在你與師門之間矛盾徘徊吧?"
連珺初無言地搖了搖頭,轉身走向馬車。
在即將離開天臺的時候,連珺初獨自下了馬車,站在莽莽群山之間,遙望西北方向。
那個方向雲霧縈繞,微微露出青黛山峰,此時初陽剛起,純白色的霧霭間流轉著淡淡金芒,一切宛如仙境。瓊臺峰,是這附近最為幽靜肅穆的地方,也是他九歲那年被人囚禁之處。猶記得那種徹骨的疼痛,以及母親驚慌失措又拼死抗爭的神情。山道崎嶇,落花紛紛,鮮血滴落,母親以巨大的忍耐力抵住了病痛的襲擊,背著他一路奔逃,直至力竭……
那夜月華如銀,遍灑大地,耗盡心神的母親躺在幽深的潭邊,伸出手來抱著亦已奄奄一息的他。他無法伸手,只能掙紮著伏在母親懷裏,聽到她以隱忍又柔和的聲音道:"小初,要活下去啊……無論怎樣,要好好活下去……"
這是素來沈默的母親在這世上留給他的最後話語。
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他都無法接受事實,無法接受一直陪伴於身邊的母親最終化為一抔黃土。這是他生命中第一次直面死亡,直面至親的死亡。母親活著的時候被逐出唐門,並不曾被連海潮明媒正娶進家門,甚至在死後都無法好好安葬。她如一株孤弱而堅韌的白蘭,靜靜綻放,悄悄雕零,除了有一個兒子之外,似乎什麽痕跡都沒有留下。
瓊臺靈溪,是她長眠的地方。
連珺初只是聽連海潮提及過一句,他甚至不知道每年清明忌日,有沒有人會去祭拜母親。那麽多年了,即便是他自己,都不曾再次踏足這片留下過淋漓鮮血的土地。
而今機緣巧合來到故地,從來都回避這段創傷的他,遠眺著那雲霧背後的山嶺,再也不能就此離去。
他沒有要求應龍與重明也跟隨而去,而是獨自踏上了通往瓊臺的山道,道路並不好走,當年他和母親是被捆綁在馬車內帶到了山裏。如今一路尋覓,幽壑深林間人煙稀少,連珺初只能憑借著當年連海潮說過的話語朝瓊臺靈溪行去。
據說那裏山水環繞,每當夜晚則月光皎潔,籠罩四野,可稱是絕佳之地。可對於母親來說,再美的景致,又怎能消除漫漫孤單?
他在這清冷之境跋涉許久,找到那座墳墓時已經耗費了一個多時辰。
古木參天,常綠喬葉掩映之下,從很遠的地方就可望到潔白玉石砌成的墓穴。果然如連海潮所說的那樣,前有靈溪潺潺,後有蒼山郁郁,但這精致的墳墓前,卻只有一塊無字的墓碑。
她既不是唐門的人,也不是連家的人,如此尷尬的身份,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入殮安葬於此。
連珺初望著這一片空白的墓碑,忽然很想問一問母親,窮其一生,到底求的是什麽,又可曾真正幸福快樂過?
短短一輩子,背負了那麽多的痛苦,最後拼力救回他的一條命,卻留下他獨自茍活於世。他一直記得那句"要好好活下去"的話,於是他忍受著日日夜夜的煎熬走到現在,可是當他再次面對母親,面對這蒼涼的空白時,只覺悲從中來,好似這十多年來的寂寞與苦痛,盡數撲面湧來,叫他無法抵禦。
遠處不知何方飄來嗚咽簫聲,和著清風時斷時續。他累極,倚坐在母親的墓碑旁,什麽都不想管,只是望著霧霭雲煙,恍如一夢。
腦海中卻不可抑制地浮現出種種經歷,從幼時遙望高高飛起的紙鳶,到那個女人不顧他的哀求而飛快揮下雙刀,再後來,便是長長山路,踽踽獨行,背著竹簍來回於寂靜月下……無法遺忘的痛,終究成了既成的事實,可是還有許多東西,也無法遺忘。
比如,岳如箏。
--你是這世上唯一的小唐,再不會有第二個了。
連珺初一直記得這句話,三年前她離去後的很多個夜晚,他都會躺在床上,怔怔地望著黑沈沈的窗外。心頭縈繞著的,便是她開玩笑似的的話語。
長長的山路上,有他,也曾有她。寂靜的小院裏,她會倚著他,迷迷糊糊地睡去。開心時,她會抱住他笑,眼睛一閃一閃,就像天上的星。生氣時,她會獨自趴在一邊,執拗地落淚。細數過去,與她在一起的時間那麽少,卻又那麽刻骨。戳向他臉頰的筆桿,撕成兩半的信紙,塞到唇邊的糕點,並肩靜望的樹影……那些印跡似乎是被遺漏的沙礫,一點點一滴滴,被歲月的浪潮卷走,卻在這一刻又侵上心頭。
忘不了,即便是刻意去憎恨,去回避,千方百計告訴自己,她不過是你生命裏的一個過客。終究只是自欺欺人。
無論是她糯糯地叫他小唐,還是生硬地喊他連珺初,她的一顰一笑,她的一言一行,有哪個時刻不是深深的烙印?
母親在臨終前的希望只是讓他好好活下去,或許,這一句最為簡單的話,需要他用盡全力去踐行。
--這些年來,過得快樂嗎?
明明知道答案,不知為什麽,卻在此時想問問自己,也想問問那個她。
離開瓊臺的時候,簫聲漸漸消失。他沒有多想為何在此絕境會有旁人逗留,只是回望墓碑,許下了一個心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